和理想MEGA结结实实“被网暴”完全不同,理想i8其实是在“网暴别人”,一台理想i8在测试场地中,和一台乘龙重卡正面对撞。
重卡乘员舱被掀翻,理想i8整体结构“纹丝不动”。在这场颠覆物理常识、牛顿棺材板压不住的碰撞测试中,有三类人坐不住了:
1、乘龙重卡方,我一个做重卡的被一台家用车撞的“车毁人亡”,既在重卡圈丢了面子。
退一步说,我让东风天龙、解放J6怎么看,我让曼恩、斯堪尼亚、沃尔沃怎么看?中国的重卡撞不过中国的轿车,说出去,既丢人,也不合理。
理想本身就是超级网红产品,一场发布会覆盖千万人,几千人收到的信息就是“乘龙质量不行、安全性也不行”。
哪家企业受得了这种气?
2、“3800万卡友”,中国隐藏着巨大的一批人,天天在路上跑,但却没人注意,那就是3800万个卡车司机,背后是3800万个家庭。
轿车撞不过重卡,先问问天天在外边跑的重卡司机们认不认同。
网上的那句“离重卡司机远点”,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,每年葬身于大货车轮下的私家车,绝对不在少数。
3、基本消费者。
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碰撞,且不说撞的是什么,一台时速100km/h的私家车发生碰撞,A柱折断是对物理学最基本的尊重。
不是说A柱应该折,而是在这个速度下发生的任何碰撞,A柱都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,北美的IIHS、欧洲的E-NCAP和国内的C-NCAP,我没见过100时速碰撞还能保证A柱这么坚挺的车型。
大家的常识就是,货车、重卡因为自重更大、车速不慢、刹不住车,所以要远离,核心的根本就是和大车相撞,吃亏的一定是小车。
我很少用“一定”这种100%的词汇,虽然在网上也有重卡&私家车相撞,重卡侧翻的情况,但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原因,就是重卡为了躲避私家车,猛打方向侧翻。
这种正面100%的碰撞,私家车是绝对的受伤者。
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,就考虑到重卡拉货自重高的原因,碰撞的时候需要更高的结构强度吸收动能,所以车辆下方的保险杠都是双层甚至三层。
而且因为设计的时候不受空间限制,所以货车的保险杠更粗、更厚。
所以,理想i8在碰撞时“暴揍”重卡,本质上是脱离了产品本身,进入到了一个大型、魔幻PPT的视角中,好的设计有上限,如同身高1米7的我,在面对强盛时期的泰森时,再努力也会被人一拳KO。
3800万的卡友根本不管你的设计如何、用料如何,他们看的是经验,生活中的经验尤其重要。
所以在网上,理想i8上市就“倒灶”,核心的关键是既没有遮住重卡LOGO,进行一个视觉遮蔽,惹到了乘龙方。
还用“小车无事,大车报废”这种极其夸张的碰撞来摩擦重卡行业和普通消费者。
所以这件事儿之后,所有的行业参与者都需要重新回炉思考一件事,营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
如果这时候有一家企业发了一个海报:对不起,我们撞不过重卡,我反而觉得会赢得一部分好的声音,营销不是比谁的更厉害,而是在自己范畴内做到最好。
显然,理想i8越界了,它的营销策划团队,需要面壁思过。